台社研究叢刊 11 《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

 作者專研「如何解釋台灣經濟成長?」,將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收集出版為兩本論文集。此第二本論文集延伸 台灣經驗,探討後進國家經濟發展、全球化、產業政策與歷史之間的關係。

序言

 如何解釋台灣的經濟成長?為什麼台灣在戰後能夠持續快速的成長,而其他大多數落後國家卻無法做到呢?這問題不單在知性上極具挑戰性,並且照理說,應是台灣的經濟學者要致力尋求答案的重大議題,尤其是在近年來所謂的「本土化」研究取得了極高的政治正確性之後。但事實上卻非如此,台灣經濟學者對此問題、對台灣經濟的研究非常有限,甚至,對此問題有興趣的學者,國外的要比國內的來的多得多。
  這緣由何在?恐怕與我們經濟學界難以將美國的經濟學「本土化」有關。經濟學是台灣社會科學中與國際接軌最為成功的學門,同時在全球範圍內經濟學的「全球化」(或應說是美國經濟學的主導全球經濟學界)也最明顯徹底。「主導」的實際意義之一在於決定「議題」,也決定了研究人力資源投入的分配方向。後進國學者若要取得國際經濟學界的認可,必然多致力於追隨研究美國經濟學界界定的議題,而美國的流行議題則也必然主要反應美國的需要。
  同時,因為現在美國是由新自由派的自由市場理論居於主流地位,這理論強調自由市場的優越性與普世性,因此經濟理論只會有一種,落後國家和先進國家一體適用,換句話說也不需要有(落後國)經濟發展的研究,美國前十大經濟學系所中絕少研究經濟發展的學者。因此,曾留學或師法美國的經濟學者,易將美國議題與研究方法,直接套用在台灣資料上,而不察覺有修正模型甚或議題的必要,這樣的作法會難以掌握台灣經濟的本質、不易得出合理的結果,也是意料中事。
  因此,作為一名在台灣研究「如何解釋台灣的經濟成長?」問題的學術工作者,作者難免感覺寂寞。同時,眼見台灣經濟學界同仁,因與國際接軌有成而傲視台灣其他社會科學界,也難免對其中之弔詭甚為感慨。
  不過,台灣經濟發展這幾十年內變化無窮,其中值得研究的經濟議題非常豐富,加上研究者不多,以致有太多有趣的題材仍待研究。我在十四年前回國後,就開始致力於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研究,試圖應用非主流的經濟理論,這些較能正面處理後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理論,來探討「如何解釋台灣的經濟成長?」等問題,在寂寞感慨之餘,仍然覺得這是一件在知性上感性上都很有收穫的工作。
  我這方面持續的努力至今也累積了一些成果。於今將論文以及一些短文,收集出版為兩本論文集。第一本論文集《經濟成長的機制─以台灣石化業與自行車業為例》,已於今(2002)年六月作為「台灣社會研究叢刊之十」出版,本書則是第二本論文集。
  前本論文集收錄的主要是個體層面的產業研究,包括台灣石化產業以及自行車產業的相關研究,著重點是由各別產業成長的過程中,檢討國家、產業政策以及國際環境等其他因素所扮演的角色。這第二本論文集所包括的論文,則主要是綜合個案研究,從總體面討論經濟發展的問題。
  二次大戰後,殖民地雖紛紛在政治上取得獨立,但落後國家在經濟方面要能夠持續發展,現已證實是一件艱鉅困難的工作,多數的落後國都無法達到持續性的經濟成長,也無法縮短與先進國之間的距離。因此東亞包括台灣這些能夠成功持續成長的後進經濟體,它們的發展經驗就成為很重要的參考對象。我這些年所做的研究,就是試圖推導出台灣經濟發展的教訓,以及這對其他落後國家的意涵,這兩本論文集所呈現的,就是我在這方面努力的結果。

 落後國家要經濟發展,必須要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經濟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一條出路。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升高的今日世界裡,關起門來作已經不再可能。但麻煩的是,在技術與生產力方面先進國領先後進國的距離,也日益增加。本書的第一部分包括與此議題相關的四篇論文、一篇回應以及兩篇短文,而其中第一章就是綜合討論全球化對後進國經濟發展可能途徑的影響。
  第一章文中先檢討了戰後全球化的趨勢變化,走向全球化的趨勢雖然明顯,但各經濟體之間離完全整合還有相當距離,同時因受歐美國內政治利益的影響,逆向發展也仍有可能。全球貿易與金融體制方面的變化,會影響到後進國的籌碼與發展的空間,也會牽涉到後進國家應該採取何種策略來進行發展的問題。文中批評了新自由派的自由市場論,指陳其忽略後進國無法與先進國競爭的現實,以及後進國升級的需要。文中主要陳述了修正學派的立論,指出後進國必須主動的採行策略性開放政策,開放為了學習,控制開放則是為了建立主體性,亦即扶植本國的產業與企業,因為有主體才能學習。
  第五章則是運用上述這分析架構,來衡量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利弊與影響。近二十多年來美國因為對日本及東亞經濟挑戰的反彈,同時認為東亞是依賴產業政策而成長,故強力要求世界貿易組織遵循所謂自由市場的遊戲規則,限制產業政策的空間。不過即使如此,政策空間仍然存在,只是後進國中國家的角色因此更形重要,發展取向國家仍是關鍵。中國做為後進國之中的大國,應該領導落後國,在世貿組織中爭取後進國追求自身發展的空間。
  近年來先進國家中出現了跨國的反全球化運動,聲勢不小。這運動也已經開始影響到歐美國家的貿易措施以及國家對全球化的態度。這反全球化運動對於後進國家的利益影響是如何呢?本書第四章是對趙剛「為何反全球化?如何反?」文章的回應。此回應文中指出我們應該反對的是,近年來英美強力推銷的全球化意識型態,因為那雖是標榜自由市場,其實主要是要求後進國完全開放市場。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要贊同先進國內的反全球化運動,因為這運動其實隱含著抵拒後進國廉價工業產品競爭的意圖,對後進國的工業化抱持著敵視的態度。我們應該要反對不符合後進國利益的全球化,但未必要反對任何形式的全球化。
  這裡面牽涉到如何看待全球化對勞工就業的影響這問題。至今,在勞資移動性極不對等的情況下,全球化確實使得勞工的處境更為困難。但是在全球分工日益緊密的情況下,每個經濟體之內的就業結構,會跟隨著各國在國際市場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因此也很難指證某部分失業是源於特定資本的外移,由此而引伸出保護主義則不單是不切實際,甚或有反他國勞工、反進步的意涵。附錄一是一篇會議論文,試圖解釋2001年台灣失業率突增的現象,檢討了近十多年來產業及就業結構的變化,發現長期來產業結構轉向服務業以及知識產業,應是失業率上升的遠因,景氣循環以及服務業成長趨緩則為近因。無論如何,因人力結構難以配合上迅速變化的產業結構,台灣的失業問題會持續惡化,這須要更好的產業以及社會政策,來處理這棘手的問題。
  台灣全球化的步調在近十多年來速度加快。因為台灣雖採取出口導向策略,但是一向對保護國內市場不遺餘力,不過自1980年代後期以來,因美國的壓力與加入世貿的條件要求,對外對內自由化的腳步加快,使得台灣經濟開放程度遽增。而這自由化全球化對台灣的影響為何?第二章就是以台灣石化業為例,討論近十多年來,這個產業在自由化全球化下所產生的變化。此文已經和其他石化業與自行車業相關的產業研究,一起收錄到第一本論文集之中,不過為了在此提供一能夠呈現全球化影響的產業個別案例研究,就再次將此文收錄到第二本論文集之中,是此兩本集子中唯一重複的文章。
  第二章中顯示台灣石化業在過去這十多年來,全球化的腳步確實加快,出口比例大為增加,對外投資規模變得和國內投資相近,其中兩岸關係則越來越重要。對外自由化使得此產業有了更多的成長,而國內的自由化則比較複雜,主要是一去管制化的過程,而這去管制化的過程中,國家其實還是有相當的空間以其政策方向去影響產業的環境,不過由於地緣政治以及民主政治的影響,使得這過程常背離理性政策的原則。
  第三章則是探討近年來,自由化之後台灣市場集中程度是否增高,尤其是要看台灣集團企業角色的變化。國內的特許市場包括金融與通訊等現代服務業,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陸續開放,不過新參進者幾乎都是集團企業的子公司。台灣產業變遷快速,集團企業必須不斷尋求成長機會,而這些市場的開放正好提供了集團企業轉型或擴張的機會,因此也提高了總體的集中度。這些現代服務業之中,外資明顯具有優越性,政府在漸進的開放過程中清楚的有扶植本地企業的考量,成果則仍待觀察。政府的相關政策,須在全球競爭力及社會公平性的考量中設法取得平衡。
  台灣的出口導向成長已經進行了三四十年,台灣的產業是否能在參與國際分工之中,提高出口品的附加價值、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第六章發表的較早,用了1969-1981年的產業關聯表的資料,來計算台灣出口品之中進口成分的變化。發現在出口成長初期進口成分大幅增加,但當地的連鎖效果確實使得進口成分稍微降低,之後則仍停留在不算低的水準。這也顯現了台灣藉由代工來成長的發展模式。

 台灣和其他東亞國家類似,都是依賴發展取向國家對市場強勢的干預,而較成功的達到了經濟成長。當然新自由派很反對這樣的說法,他們認為什麼都必然是自由市場的功勞。這個爭議已經進行多年了,本書的第二部分收錄了一篇以台灣五個產業個案來檢驗這兩個理論的學術論文,一篇對相關理論綜合評述的評論論文,一篇書評論文與一短文附錄。
  修正學派方面,安士敦(1989)與韋德(1990)分別對於南韓以及台灣的研究,就反駁自由市場派對於東亞經濟成長的解釋而言,成功的提出了兩個完整的說法。第九章就是在十多年前評介亞士丹此書的書評論文。
  第八章則是近來寫就,對於這十多年來修正學派與新古典學派,如何解釋東亞經濟成長的爭議,選擇了其中幾個較重要的問題,作了介紹、批評與延伸。主要包括批評對外對內導向政策二分法,新古典學派的競租理論,雁行理論與市場失靈理論等。同時也批評了韋德的管理市場理論,認為他因接受了市場存在自然發展途徑的說法,因而對自由市場理論作了太多的讓步。文中也介紹了修正派理論的新發展,如多元均衡模型可以推導出與市場自然途徑相異的結果,亦即一國的產業結構不是先驗決定的,國家的產業發展策略會與其他因素共同決定發展後的產業結構。這些進展幫助了另類經濟理論的發展與深化。
  上一本論文集的產業個案研究中,所探討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國家產業政策的效果如何。本書的第七章則作了一綜合研究,對於在台灣國家曾進行過重要干預的五個產業政策案例,就它們政策的成效以及影響成效的因素,作一比較研究與評估。結果發現經濟體當時的條件,會限制產業政策的選擇範圍。不過如果政策的設計與執行合宜,則就推動適當產業、幫助經濟發展而言,產業政策可以發揮的空間仍相當廣大。

 如何解釋東亞經濟成長,除了與經濟理論上的爭議有關之外,也牽涉到經濟政策的意涵,以及歷史經驗的解讀,本書的第三個部分就涵蓋這樣的內容。第十章是一篇書評論文,對《解構黨國資本主義》這本在解嚴後有相當影響力的書作一評論。此書作者們運用新古典自由市場論,一方面展現強烈反抗黨國威權的政治取向,一方面依據效率準則而要求全面私有化公營企業,相當代表了當時台灣經濟學界的主流思潮。第十章文中則指出《解構黨國》書中這樣非歷史性的論點,忽略了黨國一向對「商」的扶植以及其所造就的「官商資本主義」,同時大力推動所謂「民營化」的「民」正是這些「商」。其實在黨國式微之際,反抗威權不能再是我們唯一的任務,此時正是該將官民之分轉為公私之分,進而從一般公共政策的角度,來重新衡量公營企業的角色。此文寫就於七年之前,而今國民黨已經下台兩年,此文所提出的論點對於現今的形勢仍具有相當的適用性。
  台灣經濟成長的成績,除了帶來了物質生活的改善之外,也相對提昇了我們的國際地位。但是我們要如何看待自身這段經驗?如何看待仍遠為領先我們的先進國?落在我們後面的其他落後國家?尤其是那原本落後、卻又快速成長、正在將台灣經濟整合於其中的中國大陸?我們能發展出一種不卑不亢的國際公民的態度嗎?這顯然必須牽涉到我們對本身殖民經驗,以及對戰後發展經驗如何解釋的問題。文化研究學者陳光興在其〈帝國之眼〉文中指出,台灣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整個南進論述顯現台灣主流其實是認同了日本殖民者的帝國想像,因此本身其實是既卑又亢的態度。第十一章是對陳文的回應,在贊同他的論點之餘,更指出台灣在經濟上沒有當帝國的實力與可能性。
  附錄三是一份訪談記錄,其中討論了與上述相關的經濟層面的問題,也牽涉到在全球化之下、在面對未定的兩岸關係下,如何看待資本外移與台灣經濟的前途等問題。基本上,文中指出對外應採取開放務實的態度,對內應該維護產業政策體制,來努力推動產業全面持續的升級。經濟政策上這樣的方向,才能與培育不卑不亢的國際公民的態度相配合。
  這方面該作的工作的一部份是去真正面對台灣的殖民經驗。在台灣泛政治化的氛圍中,很多人為了反對舊黨國,就將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給予政治性的解釋,認為是導致台灣戰後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而絕不是國民政府的經濟政策。要如何處理這問題絕非易事。附錄四只是很簡短的描述了台灣這百年來產業方面的變遷,勾勒了這些相關問題的輪廓,這些問題尚待更進一步的研究討論。

 這本論文集裡大多數論文的研究都曾得到過中研院以及國科會研究計畫補助,謹在此致謝。再次感謝陳昭南老師多年來一向的照顧與支持,以及萬又煊老師與林鐘雄老師的鼓勵。我也很感激很多同仁與朋友的批評與協助:許松根、陳添枝、施俊吉、黃鴻、許嘉棟、王弓、夏鑄九、王振寰、陳光興、錢永祥、許甘霖、梁其姿、Alice Amsden, John Mathews, David O’Connor, Linda Weiss。這本論文集,再次要感謝孫雅瑄細心的幫忙校稿。

目錄

表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全球化之下----後進國家能有何種發展策略?

第 一 章 全球化與後進國之經濟發展
第 二 章 全球化與自由化之後的台灣石化業
第 三 章 自由化與企業集團化的趨勢(與洪嘉瑜合著)
第 四 章 反全球化的意義何在?¾回應「為何反全球化?如何反?關於全球化的一些問題的思考與對話」
第 五 章 自由開放有利於經濟發展?¾如何看待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第 六 章 出口導向成長與進口依賴¾台灣的經驗,1969-1981
附錄A1 由全球化看台灣勞工處境

第二部分 國家vs市場----要產業政策還是要自由放任?

第 七 章 台灣產業政策成效之初步評估
第 八 章 如何解釋東亞經濟成長¾產業政策的理論分析
第 九 章 市場機制與經濟發展¾評安士敦的《亞洲下一個大國》
附錄A2 市場機制與社會公平

第三部分 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一個歷史的觀點

第 十 章 國家與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¾評論《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第十一章 對〈帝國之眼〉之回應¾經濟帝國之神話
附錄A3 台灣經濟發展回顧¾訪談記錄,何佩珊訪問瞿宛文
附錄A4 百年產業新演義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