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41期:

編輯室報告

在《台社》22期我們刊登了黃淑玲關於台灣特種行業婦女的經驗研究,將 娼妓(制度)作為父權社會不平等結構的客體予以審視,並指出娼妓作為社會 弱勢必須要在公共政策上獲得保護,儘管婦女運動在原則上必須反對娼妓制度 ;該文並指出娼妓「不可能專業化」,甚至也不構成一般意義下的工作。之後 ,在《台社》30期,我們刊登了朱元鴻對上述觀點的批判性回應,從知識/權力 的觀點,對反娼女性主義關於娼妓問題的發言位置、提問方式、甚至方法論, 都提出了質疑,並指出女性主義關於娼妓的論述有可能和「支配識框」形成共 振關係。在這一期的《台社》裡,何春蕤則藉由對台灣各類性工作者的田野訪 談,將「性工作是否具有正當性以及如何看待性工作者」這個牽動台灣女性主 義運動敏感神經的議題,繼續往前推進。

藉由和人體模特兒、公娼、指油壓小姐、檳榔西施等「性工作者」的對話 ,何春蕤的論文挑戰了忌性論者對性產業中的從業人員全然缺乏自主性與主體 性的論述。何春蕤發現性工作者在她們的勞動過程中是把性當作「工作」甚或 「專業」,主動地創造勞動過程和操作方式,也主動地援用主流論述(例如「服 務業」論述)來強大她們自己在污名化環境中的主體性,雖然何春蕤也指出這種 論述援用的能力也因工作而異,對被污名化最甚的性工作者而言,比較是有困 難的。

這篇論文還有一個次文本,即是對於主流實證社會科學的觀看方式的挑戰 ,在何春蕤的筆下,社會生活充滿了「互動、狂想、協商、相互挑逗」的動態 ,而非單向宰制、偷窺與掠奪的社會關係。這樣的一種社會認識論也聯繫到對 於方法論上關於代表性、取樣的知識/政治的質疑。因此,對於性工作者的這種 研究進路可以也可能引發出的是關於社會研究的典範問題,可以激發出關於方 法論─認識論─本體論的深入討論。這篇論文開了一個端,也許將來可以繼續 深入探討下去。《台社》希望關於性工作的辯論能夠繼續擴大。

如果何春蕤透過台灣當今的性工作者看到了昂揚的女性主體以及能動性, 公共地介入了主流論述,重新塑造女「性」的策略,那麼趙彥寧透過口述歷史 ,尋訪四、五年代大陸來台女性流亡者的結果,看到的卻是一則則的「斷裂 、空缺、沈默、迴避、無語、與失語」的女性敘事,以及一幕幕的「性別/病痛 政治」。流亡女性終其一生要靠病痛的身體與子宮來創造編織意義。這中間是 構築出來了某種社會實踐的能動性,但趙彥寧接著指出「此能動性並不具公共 性的文化資本或價值」,偶有之,亦是作為穩固國族國家迷思的敘事手段,於 女性主體之營造並無助益。「戴著草帽去旅行」因而是特殊階級背景下的超現 實熱帶島嶼狂想曲,對照的另一種更常見的「真實」則是「攜帶著病痛的生殖 器官,不斷在意義邊之而成的文化網絡中流亡著」。這是超越族群的女性流亡 者的共同經驗,而族群則只是分類系統的一個構成部分而已。趙彥寧這篇論文 強有力地挑戰了流行的偏重國族認同的流亡研究,指出女性的流亡經驗和始終 和國族大歷史糾纏的男性流亡經驗的不同。對於台灣近些年來祛歷史、將族群 作物化分類,忽視族群、性別、階級、國族之間的交互構造性的「族群研究」 也有一定的批判力。

對女性主體與女性工作的「性」這部分的強調是何春蕤與趙彥寧論文的共 同點,兩者藉由田野訪談的方法共同呈現了女性主體性的多種可能面貌與構成 。王宏仁則藉由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進路,結構性地探究近幾年來在台灣出現的 新一波的「流亡者」——越南新娘。《台社》39期夏曉鵑的論文曾處理過這一 主題,指出「商品化的跨國婚姻」乃是資本主義國際分工下,被邊緣化的男女 適應資本再結構的結果。王宏仁的論文基本上延續這個問題意識,唯更聚焦在 台灣社會的越南新娘在台灣的發展主義下所扮演的角色。她們被擠壓到勞動力 的最底層(「時薪五十元,連鄰居都看不過去」),同時提供無償的家務勞動 ,並且扮演勞動力生殖的角色(因此可說竟也是一種「性工作者」!)。但這 個前福特主義的女性勞動力和何春蕤所刻畫的後福特主義麥當勞化的女性工作 應有很大的差異,而「非我族類」且無族群國家奧援的流亡身份又肯定和四、 五○年代的外省流亡女性有所不同。如何繼續深化關於台灣社會的外勞以及外 籍新娘的主體性的描述與理解可能是一件需要面對的課題;面對她(他)們, 我們才真正面對我們。而不同的女性身份與不同的女性處境也似乎更加召喚左 翼女性主義者聆聽在不同戰線的同志的關注與計畫,從不同的女性經驗中汲取 力量得到教訓。

從這一期的《台社》開始,我們開闢了一個新的單元——歷史報告。鄭鴻 生的〈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是第一篇報告。這篇報告是深為歷史失憶症所苦的台灣社會的一道自我治療的努力,細緻地、深入地描 述了從釣魚台事件、民族主義座談會到台大哲學系事件的這段重要歷史。對關 切台灣社會的思想變遷、學生運動、反對運動、左翼傳統、或民主前途的朋友 ,這篇報告都必將提供對話與反思的契機與支點。在下一期的《台社》,我們 將刊登丘延亮、林載爵、呂正惠、蘇慶黎、與錢永祥等人的專文回應。《台社》開門歡迎不同觀點不同世代的朋友對這段歷史進行批判性回應。《 台社》也期望曾經參與各種歷史鬥爭現場的朋友能在本刊留下歷史的足音鴻爪 ,解放被歷史書寫所壓抑的聲音從而豐富多元我們的集體記憶。

每次媽祖繞境都牽動了數以十萬計信徒的熱烈參與,以及各路政客的插花 演出,也牽引出支持現代性和非/疑現代性人士之間對這類宗教─民眾現象的不 同理解與評價。不言可喻的,台灣社會的宗教生活是理解台灣社會特質的一個 重要面向。《台社》過去對宗教制度的議題較少注意,本期唯一的一篇一般論 文〈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或 許可以稍稍彌補這方面的缺憾。丁人傑採用社會分化的分析工具對華人社會中 宗教制度的演變過程,具體地且全面地分析了台灣當前的宗教團體是在什麼樣的 社會結構下產生,以及產生的過程又是如何地影響了他們的型態。這對於台灣 的主流宗教門派的興起(例如佛光山、慈濟)的興起以及邊緣性教派(例如宋 七力、清海)的出現及其意義,提供了一個解釋框架。這篇論文也嘗試探討了 台灣的宗教發展和西方的宗教發展中間的共量性的問題。

在撰寫本期的〈編輯室報告〉之時,報載政府將透過修訂勞動法規,推動 彈性工時、勞資協商工時給付方式等新制;對於基本工資存廢問題,也將全面 評估。有關官員甚至考慮要將外勞和基本工資脫鉤(《中時》2001/2/21, p.1.)。這樣的一種新浮現的政策路線使近年來構成台灣經濟發展基礎之一的種族與階級歧視政策將更為徹 底化,自我洩露了台灣產官學(特別是經濟學)口徑一同的「全球化」 其實只是市場化,同時也和台灣自我標榜的人權外交與生命共同體產生刺眼的 矛盾。這一類的議題其實現在比以往都更需要台灣的批判學術界共同賦予關心 ,並對保守學界與學風提出批判。在這樣的一個背景關心下,《台社》本期特 別轉載了英國批判刊物《資本與階級》去年所刊出的一則由一群法國的經濟學 的學生所擬的宣言,她(他)們呼籲經濟學應當和具體的社會現實扣連起來, 揚棄經濟學門一向以來「運用數理模型不知節制」的陳痾固疾。說得好。


「女性主體‧女性工作」專題

自我培力與專業操演:與台灣性工作者的對話/何春蕤(41 民 90.3 頁 1-52)

反色情/反性工作的女性主義者常常把性產業描繪成一個在結構上使得從 業女性無力自主或反抗的場域,以證明女性與色情/性工作的必然勢不兩立。 然而本文的訪談研究卻恰恰顯示:許多性工作者早已在這樣一個看似缺乏善意 的場域中發展出頗為自主的力量與能動性,甚至能夠主動在性工作的實踐中創 造某些形式的「專業操演」和論述建構,以重新描繪女人與身體情慾之間的可 能關係,具體而積極的改寫女人的情慾宿命,甚至重新打造有關性工作的文化 想像。在另一方面,這樣的培力壯大並非個人的存活措施而已;相反的,它同時也 是性工作專業的自我轉化。1997年台北妓權運動的興起是因為市政府在保守婦女團體 及民意代表的操作下逕行廢除公娼的營業工作證,公娼們的抗爭也因而圍繞著 「性」作為女性的一種「工作權利」而展開,這個發展不但有別於西方妓權運 動聚焦於性工作的勞動條件和環境,也因而為本地女「性」開拓了文化想像。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在基本態度和自我描述上把性當成「工作」,甚至當成「 專業」,是性工作者所採取的一種積極介入主流論述、重新定義性工作、甚至 重新塑造女「性」的策略。

關鍵字:性工作、專業化、操演、培力、女性主義

The question of female sexual power and agency has been the focus of feminist sex wars in the past decades. Based on conversations with active sex workers in Taipei, the present paper explores the self-empowering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that some Taiwanese sex workers have forged out of limited cultural resources barely available to them. These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not only help sex workers maintain better control of their work condition, but also provide images of professionalism for the purpose of self protection from physical harm and social defamation. As sex workers empower themselves with such performative acts, the newly engendered discourses and practices also rewrite women's relation to sexuality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imaginary of sex work. The articulation of self-empowerment and image of professionalism thus serves as an important locu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truggle of Taiwanese sex workers.

Keywords:sex work, professionalism, performativity, empowerment, feminism


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趙彥寧(40 民 90.3 頁 53-98)

本文分析1949年前後由中國來台流亡女性的訪談敘事,試圖彰顯流亡女性 生命經驗的多元性,並於此多元經驗中探尋流亡女性於既存文化意義網絡中的 主體位置,及其如何於此網絡中編織意義、敘事過去、與實踐日常生活行動。 本文認為「流亡」對漢人女性而言,意義應加擴大,由於漢人父系父權社會對 女性生殖性的特殊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女性須藉助相當類似的社會途徑及 身體展演,方可或顛覆既存社會壓力、或順應此條件維生。此文第二節「噤聲的女性」鋪陳訪談中的性別權力場域,以彰顯某種普遍 的女性敘事性。第三節「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藉著分析二種流亡女性觀看台灣 的方式,以試圖彰顯具非傳統、流動視野流亡女性的階級特殊性。第四節提出 「流亡的子宮」的概念,目的在探究女性如何必須附屬於父系社會以生殖為基 礎的親屬體系中,方可於斷裂的生命各階段建構生命的社會合法性,而這個合 法性又如何可超越今日所謂的族群分類,而達到某種女性敘事的相似性——與顛覆性。

關鍵字:中國流亡、族群、默言、階級、犬儒、身體部位

Over the past four hundred years of Taiwan's history, the second large-scale immigration from Mainland took place around the year of 1949 as a direct result of Chiang Kai-shek and other Nationalists taking refugee on the island and vowing resistance to Communist China. Suspended in a state of forever-deferred homecoming, during the following four decades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refugees managed to produce their own displaced patrilines and class distinctions. Based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with the refugee commun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io-political mechanisms women-exiles have appropriated but also been exploited so as to maintain a means of survival as well as to produce their own identities as at once a woman, a mother, and an exile. It highlights the lacunae, reticence, and evasions characterizing their narratives and argues that these should be seen as significant discursive devices whereby they have made their lives intelligible and meaningful. In addition, it examines why and how these devices evolve mainly around the themes of fertility, maternity, pains and suffering, and in what ways these four themes are related. It concludes with the argument that the gender politics of fertility pains transcend the ethnic(or "prefecture")lines as understood in the post-Martial-Law era.

Keywords:Chinese diaspora, ethnic groups, reticence, class, cynical, body parts


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王宏仁(40 民 90.3 頁 99-128)

本文探討在當前的國際勞動力移動潮流下,另外一種形式的跨國勞動力移 動,也就是跨國婚姻所造成的女性勞動力移動。來台灣的移民包含了兩類,一 種是「外籍勞工」,另外一類則是因為台灣的社會階層化而造成的跨國婚姻移 民。這樣的婚姻移民會影響到台灣本身的勞動市場,本文認為外籍新娘在台灣 的勞動市場一方面扮演了全國經濟的補充性勞動力,另方面則扮演了新生勞動 力再生產的角色。

關鍵字:跨國婚姻、勞動力移動、家庭勞務、勞動市場、社會階層化、越南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brides and grooms in the cross-border marriages in Taiwan. In addi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roles of newly arrived migrant partners are important in Taiwan's labour market and in-house service market. The phenomenon of mass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from Southeast Asia is one of the ways that Taiwan society deals with labour shortage and population ageing problem.

Keywords:migrant partner, labour migration, domestic service, labour market, social stratification, Vietnam


歷史報告

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鄭鴻生(40 民 90.3 頁 129-204)

1970年代初,由於釣魚台問題,臺灣大學校園爆發了五十年代以來前所未 有的學生運動。先是保衛釣魚台運動,接著展開學生民主權利的抗爭,包括爭 取言論自由、要求學生會普選、關懷社會「到民間去」等等,然後更要求國會 的全面改造。這一連串的校園民主抗爭,卻在學生中的左右翼對民族主義問題 的激烈論戰,以及當局對左翼學生的鎮壓後告終。最後當局更於1974年以台大 哲學系事件來肅清殷海光的影響。本文是當年一位參與者的歷史告白,以及對 萌芽於那個時代的各種思潮的當代解讀。

關鍵字:保釣運動、台大學生運動、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左翼、台大哲學系事件

In the early 1970s, in response to the Diao-yu-tai dispute, student movement erupted on the NTU campus, which had remained quiet since the bloody crackdown in the early 1950s in Taiwan. Following the Denfending Diao-yu-tai Movement, subsequent causes espoused by the students included demanding students' democratic rights, such as free speech, popular ballots to elect the leader of the student union, to do social services "among the people", etc. Even the issue of replacing the old-guard national legislators had been raised. All these democratic struggles were diverted when a debate broke out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wing students on the question of nationalism, and then came to an abrupt end when the government eventually suppressed the activities of the left-wing students. The government subsequently purged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the NTU to rid of any remnant of liberal influence of Yin Hai-Guang. This report, written by a participant, also attempts a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ought currents then.

Keywords:Defending Diao-yu-tai Movement, NTU Student Movement, Nationalism, Socialism, Left-wing, Crackdown of the NTU's Philosophy Department


一般論文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丁仁傑(40 民 90.3 頁 205-)

本文的目的,在對於台灣當代的各種宗教現象提出一整體性的分析架構。 運用源自於社會分化概念的分析角度,以宗教制度在社會結構位置上的變遷做 為觀照點,本文指出,宗教的由「無形」到「看得見」的這一個變化,是當代 台灣社會宗教現象發展的主要基調,這一個變化的過程與近代西方社會宗教制 度變遷的過程有所差異。在本文的分析架構中,以三種基本型態來看待今日台 灣整體社會宗教團體滋生蔓延的情況:1.宗法性傳統宗教剩餘,2.核心性宗教 替代,和3.邊陲性宗教擴張。而主要在以「邊陲性宗教擴張」這一標記來理解 當代台灣各種新興宗教現象的實質內涵,有助於我們對台灣與其它地區像是歐 美與日本等地的新興宗教現象間做一基本區別。本文最後對於西方學界中的世 俗化與私人化等理論,以及本地學者對於台灣當代新興宗教現象所曾提出過的 各種解釋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檢討與反省。

關鍵字:新興宗教、新興宗教運動、台灣宗教、社會分化、世俗化、私人化

This paper offer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new religions in modern Taiwan. Based upon the concept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of changes in position in social structur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terms of the dimens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forms of religion in Taiwan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progressed from the previous "invisible" to the current "visible" form. In this paper,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hree types of religions in modern Taiwan are explained as: 1. residues of patriarchal religions; 2. substitutes for core religions; and 3. an expansion of peripheral religions. Clearly, it is the latter that has made most religions sharply more visible in modern Taiw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religions in Taiwan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in the West and in Japan. Finally, we discuss how the theories of secular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can or cannot be applied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Taiwan today, and why the theories of new religions in modern-day Taiwan, as proposed by other researchers, have failed to provide a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Keywords:New Religion,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aiwanese Religions, Social Differentiation, Secularization, Priva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