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社研究論壇36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作者:
贺照田、李娜、莫艾、余旸、程凯、宋少鹏、张振、张艺英、冷霜、姜涛、黄琪椿、薛毅、付国锋
出版: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發行:唐山出版社
ISBN:978-986-06001-2-4
售價:520元
出版日期:2022年3月

 

簡介:

《理想主義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以中國大陸一些關切民眾生存、精神問題改善或直接投身社會實踐、鄉村建設的人文知識份子,在2021年這一年中圍繞「理想主義的挫折與重建」的系列討論、活動為依託,編著而成,與台社研究論壇叢書30《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31《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是否必要?如何可能?》的關切和思考有著延續性。可以說,《理想主義重建》是「人文知識思想再出發」的一個討論環節,也是一個具有迫切思想-實踐指向的問題聚焦。

有意味的是,這一有著很深中國大陸當代史和當代生活語境的「理想主義重建」討論,是由賀照田寫臺灣作家陳映真的文章〈當革命遭遇危機……──陳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湧流析論之一〉(2010)點燃 ,且綿長、有力地打開的。 通過在今天傳遞臺灣七、八〇年代歷史中生成的思想、精神資源,這本書期待能為兩岸看起來表層相當不同,實則深層有著非常相通煩惱與關切的朋友們,能藉此深探進彼此的內心,建立可相互扶助、相互共振的思想與精神空間,並使之成為不斷生成能讓自己向前,也有助於時代向前的力量空間。為此,讓我們再次注目本書對「理想主義重建」應有的內涵與路徑的強調:如何把我們對人、對社會的關心真切落實下來?

 

作者简介

宋少鹏
政治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近代政治思想史(女权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女权理论、集体化时期妇女史。曾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人类学系、密西根大学妇女研究系与中国研究中心驻访研修。代表作有《“西洋镜”里的中国与妇女:文明的性别标准和晚清女权论述》(专著);《性的政治经济学与资本主义的性别奥秘——从2014年“东莞扫黄”引发的论争说起》;《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妇女:为什么中国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价值、制度、事件:男女同工同酬与劳动妇女主体的生成》;《媒体中的慰安妇话语——符号化的慰安妇和慰安妇叙事中的记忆/忘却机制》等。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湾文学。著有《林班歌 部落志》(2013)、《舞鹤创作与台湾现代性的曲折》(2016);整理编辑《无悔:陈明忠回忆录》(2016)。近期发表论文《试析1950-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新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和王尚义为线索》、《历史中的“小”与“大”:<朝阳沟>如何回应青年思想改造问题》等。


1974年生,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艺术史,近年关注1950年代社会主义美术、文艺的历史展开。专著《抵抗与自觉——中国现代美术早期发展脉络的历史考察》(2015);发表论文《读罗工柳<地道战>》(2017)、《“要生活在时代里”——从<论《保卫延安》>追溯冯雪峰的人民理解》(2018)、《对自己的话》(收入论文集《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2018)、《“要敢于从正面画过去”——追寻董希文新中国初期艺术表达的精神-历史机制》(2019)、《在作品中看到人——试析李凖早期两篇小说创作》(2020)、《如何抵达历史巨变中人的生命、身心——以贺照田“人文”视角精神史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能量为聚焦讨论中心》(收入论文集《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扎根与远望》,即出)等。

贺照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成员,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并先后在台湾东海大学(2007)、清华大学(2008)、成功大学(2009)、日本东京大学(2013)、台湾交通大学(2018)等校客座任教。主要研究中国十八世纪中叶以降政治史、思想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著有论文集《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上海、台北,2006)、《当中国开始深入世界》(东京,2013)、《当社会主义遭遇危机》(台北,2016)、《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台北,2018,与朋友合著)、《当代中国的思想无意识》(首尔,2018)、《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是否必要?如何可能?》(台北,2019,与朋友合著)、《革命—后革命》(新竹,2020);主编的论文集有《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作为人间事件的1949》、《作为人间事件的新民主主义》、《新人 土地 国家》、《新与旧 理与时 情与势》、《作为人间事件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方法的五十年代》、《作为思想资源的五十年代》等二十余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理论研究、鲁迅研究等。著有论文集《无词的言语》、《当代文化现象与历史精神传统》,主编有《鲁迅与竹内好》、《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陈映真文选》、《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等。


出生于河南信阳。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201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为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副教授,主要致力于社会思想史视野中的现当代诗歌研究,并以相当精力关注文革后中国大陆学术思想文化变迁。出版诗集《还乡》(2015),著有《“九十年代诗歌”的内在分歧——以功能建构为视角》(2016),并与贺照田等合著《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2018)。


1974年生,北京人。曾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曾出版专著《革命的张力——“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新青年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1924-193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近年研究集中于1940、50年代的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经验。发表论文包括:《“群众创造”的经验与问题——以“<穷人乐>方向”为案例》、《“理想人物”的历史生成与文学生成——“梁生宝”形象的再审视》、《“深入生活”的难题——以<徐光耀日记>为中心的考察》、《“再使风俗淳”——从李双双们出发的“集体化”再认识》等。


1973年生于新疆,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与批评,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当代诗歌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之间的连带性相关的问题,尤关切当代诗歌创作与批评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可起和应起的作用。著有论文集《分叉的想象》(2016),编有《百年新诗选》(合编,2015)等多种。亦从事诗歌写作与翻译,诗作结集于《蜃景》(2008)。


1970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领域为现代文学、中国新诗等,出版学术及批评专著《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公寓里的塔》《巴枯宁的手》《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等。

付国锋
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从事文艺学教学工作,兼职《汉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执行主任。

黄琪椿
台湾清华大学文学所硕士,淡江大学中国文学学系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讲师,高雄义守大学大传系博士后研究员,交大亚太/文化研究室研究员,现任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论文为《龙瑛宗接受史与台湾文学研究问题》,研究方向为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台湾文学史。

张艺英
女,1988年生,河南安阳人。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讲师。2007年,在河南大学读本科期间加入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担任社团学研部部长,经历数次下乡,并初步接触了指导当代乡村建设实践的温铁军、何慧丽和贺雪峰等老师的思想。2011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温铁军教授。在人大读书期间,再次接触了当代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并经常参与师门和乡建大团队的一些调研活动,并关注集体化村庄的发展历程,写有《江苏华西村的产业变迁道路研究》的硕士论文。2015年,到四川大学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师从李德英教授,在硕博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将研究方向确定为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史,并以四川新都和华西实验区的档案研究了晏阳初及其数次的乡村建设实验转型问题。自2018年毕业并在那年夏天有幸结识贺照田老师以来,在历史观和研究方法上深受贺老师启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更多从经济脉络来考察村庄发展和乡村建设历史人物的研究视角,愈发觉得从经验的既有脉络出发,而不是有选择性的片面研究人物和事件,可能会更接近历史的真象。更重要的是,这几年在贺老师及北京读书会老师们的影响下,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如何为人问题,希望能从自身去践行“仁”、“善”等以往觉得空洞的价值观,并着重于从改善自己与周边的关系入手,生活和工作开始有所改善。


男,1993年生,山东桓台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候选人。2012年下半年,在西南大学读本科(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期间,通过参加潘家恩老师在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组织的读书会,我开始接触与了解当代乡村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并参与了部分乡建活动(如农村调研与汇报交流等)。2015年到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读硕士(文化研究专业)。硕士论文主要聚焦1953年毛泽东与梁漱溟关于工人农民“九天九地”与“大仁政—小仁政”问题的争论,探讨这背后的历史与思想意涵。2018年到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博士论文仍以梁漱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梁漱溟1920年代的相关思考的历史意涵,1930年代乡建理论的历史与思想起源,并初步涉及对梁漱溟的邹平乡建实践经验的分析与检讨。在硕士期间,读到贺照田老师的梁漱溟研究,极受启发,随后开始关注和学习贺照田老师以及“北京·当代中国史读书会”诸位老师们的相关研究与思考,迄于今,一直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这个学习和思考过程,不但在方法论与研究视野上给予了我新启发,也为我关于(包括自己、亲人以及周围朋友等在内的)生活的感受与体认,打开了新视野。

 

目录


宋少鹏  抉心自食、发掘希望:
境况化的知识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李  娜  “我是想那潭清水……”
序《理想主义重建是否必要?如何可能?》,纪念陈映真先生

         

编 按:《关于上编的几句赘语》(莫艾)
贺照田《当革命遭遇危机……——陈映真八〇年代初思想涌流析论之一》
余  旸 《“理想主义重构”的思想内涵与当下启示                                
以贺照田“陈映真文”为讨论中心》
程  凯 《“向每一个生命都积极开放的研究”与人文理解力的养成》
冷  霜 《一种新的理想主义如何可能?》
现场讨论:薛毅、余旸、程凯、姜涛、贺照田

             

编按一:《作为镜像也作为出路
围绕贺照田“陈映真理想主义”研究的再讨论》(宋少鹏)
编按二:《主体在历史中生成》 (付国锋)
程  凯 《从“革命理想主义”到后革命时代的“理想主义重构”》
冷  霜 《理想主义的重建与当代诗歌的再出发》
姜  涛 《“理想主义”重造的精神土壤》
李  娜 《“看见”
“悬置知识—观念、以对象为方法”的陈映真研究的启发》
黄琪椿 《打开生机的方式
读<当革命遭遇危机……——陈映真八〇年代初思想涌流析论之一>》
莫  艾 《探寻深入社会的认识之路
围绕理想主义重建和社会改造议题的点滴思考》
张艺英 《乡村建设青年与大陆当代青年理想主义》
张  振 《一种“下降”的自我理解》
贺照田 《当代青年理想主义与我的陈映真研究》

 
莫  艾 《生命艰难时代的思想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