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社研究论坛30《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

19

台社论坛丛书30
作者:贺照田、余旸、莫艾、何浩、薛毅、倪伟、董丽敏 
执行编辑:刘玉静
美术设计:李一喜
出版社:台湾社会研究杂志社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ISBN:978-986-90860-5-9(全套:平装)
定 价:500元

【书讯】

本书收录了以贺照田〈潘晓讨论〉为起点的人文知识思想探问:「既然改革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改善,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内心精神感觉却越来越多苦恼和不安?」他与余旸等人文知识分子们间往来对话与思想激荡,关切着中国新时期社会精神状态与人文知识思想界的变化。七位作者们一同回看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强势崛起的功利思维,在当每个人的物质欲望获得满足的同时,人文知识力量却难以述说及掌握新时期社会及其内部思想精神遗失的转变。 
薛毅在代序言中提到「为什么是“人文知识思想的再出发”而不是人文精神的再出发?为什么用人文知识思想来代替人文精神?」指出1995 年前后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抵抗性的概念,用于对生活世界中应有的和曾有的精神空间被极度挤压状况的反抗,并凝聚了人们对理想的精神生活的渴求。1990 年代后期人文思想历史重新纳入唯物主义的框架内,当时对人文精神的最有力的批评是为什么不去讨论改革开放代来的生产方式变迁,反而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危机归为是人文精神失落而导致的,从中带出了1990年代后期中国的个人自我发生危机的命题,市场经济自由化使人们物质方面富足后,自我就不再是问题,事实上,自我却未能在自主而自由的选择中获得安置,反而堕入更深的困顿。  
此书想要探寻不再是有无人文精神,而是去研究每个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存在的不同的精神形式,理解不同时代和社会是如何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存的意义等问题。作者们从人文知识角度出发,相互讨论并回看中国的左翼传统对人的生存意义及精神形式存有丰富的解决方式和经验,其中包含对个人主义的批判,对封闭的、固化的自我进行不断的否定,从而打开自我身心,与外部世界和价值连结,从而将他人的喜怒哀乐内在化,将理想价值与血肉之躯充分结合,并得以安顿自我的苦恼与不安。

【作者简介】
贺照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社会与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社成员、亚际书院亚洲现代思想计划研究员、《人间思想》(简体字版)主编。并先后在台湾东海大学(2007)、清华大学(2008)、成功大学(2009)、交通大学(2018)、日本东京大学(2013)等校客座任教。主要研究中国十八世纪中叶以降政治史、思想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着有论文集《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上海、台北,2006)、《当中国开始深入世界》(东京,2013)、《当社会主义遭遇危机》(台北,2016)、《当代中国的思想无意识》(首尔,2018);主编的论文集有《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等十余种。

余 旸
1977 年生于河南省信阳,1995 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 年~2010 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2010 年至今,于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执教。主要致力于社会思想史视野中的现当代诗歌研究,并以相当精力关注文革后中国大陆学术思想文化变迁。出版诗集《还乡》(2015),专着《“九十年代诗歌”的内在分歧——以功能建构为视角》(2016),另有论文和诗作多篇发表于学术、文学杂志。

莫 艾
1974 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8)、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08)。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致力于中国现代艺术史研究,近年关注新中国美术的历史展开过程。在《人间思想》(简体字版)、《文艺研究》、《美术研究》、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中国- 社会と文化》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篇,包括《读罗工柳〈地道战〉》《逼近历史的战栗——对木刻家李桦1946~47 年间木刻创作高潮的尝试性理解》《徐悲鸿与新中国》《艺术获得现实表达与历史叙述的可能——对徐悲鸿民国前期形式探索的再观看与理解》等;出版专着《抵抗与自觉——中国现代美术早期发展脉络的历史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何 浩
1975年出生于重庆。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2005 年至今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理论室,副研究员。2006 年9 月~2007 年6 月,赴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系访学。2011 年之前主要关注美学和政治哲学问题,2011 年开始则以主要精力关注中国现当代史和现当代文学的理解深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问题。近年发表的论文有《“马恒昌小组”:以工人阶级建国的历史实践及其思想意涵》、《接管天下——北京市城市接管的历史实践及其思想意涵》、《接管天下之二——建国的干部从哪里来?》、《接管天下之三——建国前后农业合作化的曲折与展开》、《接管天下之四——什么是青年人的幸福?》等。

薛 毅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着有论文集《无词的言语》、《当代文化现象与历史精神传统》,主编有《鲁迅与竹内好》、《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等。

倪 伟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20 世纪中国文学和思想、视觉文化研究。出版有专着《“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9 年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2003;台北,2011),另有译着《视觉文化导论》(南京,2006)《漫长的革命》(上海,2012),发表各类论文数十篇。

董丽敏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20 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传播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已出版著作《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1902~1932)》(第一作者,2017)、《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2012)、《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2006)和《激流中的呐喊》(1999),主编《视野与方法:重构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2012)等著作多部,在Differences 、《文学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目次】
003 薛 毅 何谓“人文知识思想的再出发”(代序)
015 贺照田 时代的认知要求与人文知识思想的再出发(代序)
029 贺照田 当社会主义遭遇危机…… “潘晓讨论”与当代中国大陆虚无主义的历史与观念构造
135 倪 伟 思想如何才能深入历史的和现实的危机?
141 董丽敏 重返精神现场与现代中国史研究范式革命的可能性---读《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当社会主义遭遇危机……》
147 莫 艾 对自己的话 ---《当社会主义遭遇危机……》读后
235 余 旸 内在于历史- 现实脉络与生机的人文学
263 余 旸 何为理想的历史认知? 贺照田思想- 历史方法论初探
315 何 浩 时代课题的构造与从苦恼出发的学术---谈贺照田的学术研究及其新着《从苦恼出发》
351 余  旸 诗歌与伦理的诠释性关系(附录)
391 贺照田 后 记